读曾仕强中道管理
原作:王兆献
由曾仕强先生的书开始,方才进入传统国学的大门。
说起来也很好玩,虽然出生在本土,甚至没有出过国,但传统文化方面的理解,却是没有。那些古书也读过,断断续续的也看了不少,要么是看不懂,要么觉得距离现在太远,根据无法能理解,或者就能只当阅读的东西来读读了,却没有读出道理来。
而在家里和学校,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机缘来学习这些东西。直到遇到曾仕强先生的书,包括中国式管理和中道管理,才得以窥得传统文化的一点亮光。
再以这样的观点去读书,去生活,去处事,方解去心中不少疑惑,也有了不少的收获。
以下是书的一些摘抄,没有其它的建议,这样的书,越早读懂越好。
中华文化的总源头,即是《易经》。陈立夫先生也认为:儒家思想来自《周易》,道家思想来自《归藏易》,墨家思想来自《连山易》,春秋战国时期其他各家如阴阳家、纵横家、法家、名家、兵家等思想和儒家、道家一样,也同《周易》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。
我们最好不要把《易经》当做一本书来看,那太可惜了。其实《易经》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思想体系。我们今天很喜欢讲整体观,而全世界最早阐述整体观的就是《易经》。这种讲整体观的传统被一代代中国人不断地加以发扬光大。所以,我们中华民族才是世界上唯一懂得一统天下思想的人,大部分西方人是没有整体观的。
《易经》的这三个含义,其实一句话就讲完了。老子说:“简易”的叫做“道”,“不易”的叫做“阳”,“变易”的叫做“阴”,所以《周易?系辞上》说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。”真正懂得管理的人,就是明白这一句话而已。天下事,统统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。
很多人关心我们中国的管理,有没有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,实际上我们用一本书就可以回答了,它就是《大学》。从大学之道里面,我们可以引申出安人之道、经权之道和絜矩之道三个向度,建构了适合中国民族性的M理论。但是“道”是要行的,不能当做一种理论来看。所以管理者必须清楚安人之道、经权之道和絜矩之道,然后把它们当做企业里面的共识,大家真正按照这个方式、这个方向来走。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易知易行,知行合一。
安人之道是什么?就是“以人为本”。所以如果你真正想把“以人为本”作为信念,而不是口头禅,那你首先就要安人。
经权之道是什么?“经权”就是“与时俱进”。任何方法与规定,过一段时间它就不适用了。因为时过境迁,合理性就要随之调整。“与时俱进”的意思就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我们不进步就退步了。因此真正的“与时俱进”,就是要持经达变,原则不能变,方法一定要随着时间而变。
什么叫絜矩之道?就是我们今天常讲的“和谐社会”。我们这个“和谐社会”是要讲给全世界的人听的,要让全世界都对我们中国有信心。否则,我们中国今天要想和平崛起,也是相当困难的。